长诚外综服获悉,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《2025年第17号公告》,对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进行了修订。
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:凡以代理形式出口货物的企业,在预缴申报时,必须同步报送“实际委托出口方”的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情况。其中,“实际委托出口方”是指出口货物的实际生产销售单位。
该条款所指“代理形式”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模式:
通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挂名申报,货物由实际卖家出运;
参与“市场采购贸易”试点,以统一报关方式集拼出货;
借用物流商或其他第三方出口资质进行清关申报。
公告还指出,如企业未如实报送,将按“自营方式”处理,由申报企业就该笔出口金额承担企业所得税申报与缴纳义务。
“买单出口”并不合法,但一度在中小跨境卖家中大行其道——挂别人名义出货,自己收款赚钱,既省事又避税,也因此成为监管的“盲区”。如今,《第17号公告》将这一模式正式点名,意味着这类模糊操作将彻底退场。税务部门以申报表为抓手,穿透名义申报,直指实际出货方,堵住了多年存在的税收漏洞。
而这一变化,对中小跨境卖家影响尤为直接。挂名出货、避税套利的路径被彻底封死,不报实情就需自行承担税负责任,“谁出货、谁纳税”已成为明规则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帮助企业理解操作细节,公告还给出了典型案例:
案例1:A公司与B公司代理出口
A公司帮助B公司出口1000万元货物,并收取10万元代理费。A公司需要申报10万元代理费,并在申报表中详细报送B公司信息;B公司作为实际货主,需就1000万元的收入申报税务。如果A公司隐瞒B公司信息,税务机关将认定A公司为“自营出口”,并对1000万元货物征税。
案例2:C公司、D公司与E公司代理出口
C公司代理D公司出口1000万元货物,实际货主为E公司。C公司需申报10万元代理费,并报送E公司的信息;D公司申报12万元代理费收入,E公司则需申报1000万元出口收入。如果C公司未按要求报送E公司信息,税务机关同样会将其视为“自营出口”,并对1000万元货物征税。
公告将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,距离落地仅剩数月,留给企业调整应对的时间并不充裕。
从平台到出口,申报链条正在闭环,税务监管也正从“看表面”走向“盯实质”,责任不再模糊,主体不再悬空。
但这一轮改革远未结束。“报卖家、报货主”只是前半场,真正深水区的博弈,才刚刚开始。
长诚外综服解到,当前跨境电商税务合规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。政策加紧落地,市场积极跟进,监管力度持续增强,合规已成为行业运行的基本要求。
平台已不再是监管的“盲区”。诚如上文所言,自第15号公告起,平台需主动上报卖家身份与收入数据,税务责任压实至交易起点。平台的角色,正在从撮合者转向申报义务人,“藏身平台”的时代正在终结。
如果说国内已将平台监管纳入制度化轨道,那么放眼海外,政策趋严亦在同步上演。长诚市场采购贸易了解到,此前意大利税务部门对亚马逊欧洲公司发起调查,指控其未为部分第三方卖家如实申报并代缴VAT,涉案金额高达12亿欧元。而该事件被业内广泛视为欧洲对平台税务责任认定趋严的重要信号。
随着欧盟合规要求不断收紧,亚马逊已在多个国家启动信息核查与税务整改流程,平台的责任边界也在同步收紧。从配合监管到承担实质义务,平台正在被纳入跨境税务链条的问责体系中,“豁免期”已成过去式。
税务风险正从“账面问题”延伸至商品本身。除了平台报人、出口报货,如今申报信息的真实性也开始被“反查”到产品维度。
此前AMZ123在文章中提到,有卖家因低申报被美国海关抽查,一票货刚补完税,随即被要求补交三年内共36票资料,预估补税金额高达200万元。这场“翻旧账”让卖家直言措手不及,甚至影响到后续账号运营与法人入境。
类似案例在业内并非个例。韩国海关此前也查获多起原产地造假案件,不少出口美国的中国商品在中转环节被非法贴上“Made in Korea”标签,以规避关税政策。涉案金额超过1.2亿元人民币,其中约97%均指向美国市场,部分货物已流入当地,其余仍在港口查扣中。
从低报申报到产地造假,这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操作,正在被全球监管系统逐步穿透。产品与申报正被深度绑定,合规不再是形式,而是一条必须守住的底线。
值得注意的是,出口监管也正加速“闭环”——从单一税务查验,升级为政府多部门协同、闭环联动的新局面。
长诚市场采购贸易了解到,早在2024年,国家税务总局与海关总署即启动34类数据共享机制,覆盖出口申报、处罚记录、缴税信息等,追溯期达三年,为“以数控税”机制打下基础。2025年3月,税务、财政、商务、海关与市场监管五部委联合发文,全面禁止“买单出口”“虚假申报”等行为,并将责任延伸至货代、报关、税务代理等第三方链条,进一步强化“所得税—增值税—海关申报”三表一致的合规要求。
而前文提到的《第17号公告》,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的落地动作之一。通过申报表修订,将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进一步与出口实际责任主体挂钩,推动出货链条信息更加透明、责任更可追溯。
政府端的深度联动,使监管不再容留模糊地带。“灰区”正在收紧,“豁免”正在终结。跨境卖家唯有回归真实申报、规范操作,方能穿越合规洪流,稳步前行。
13427846939
咨询热线
微信咨询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