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跨境电商无票采购的合规路径解析:4 种方案的优劣势与实操指南

发布日期:2025-08-01    阅读:8    文章分类:行业资讯

在外贸出口以及跨境电商领域,无票采购是许多外贸人和跨境卖家面临的共同问题。

其背后原因主要有两点:

一是采购时,上游供应商无法提供发票;

二是开票需额外支付税点,部分卖家为控制成本选择放弃取票,节省采购成本。

针对这一痛点,市场上衍生出多种合规解决方案,如 1039市场采购贸易、9610/9810核定征收等。本文将系统剖析这些方案的适用场景、限制条件及潜在风险,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合规路径参考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 1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039市场采购贸易模式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个体工商户的免税红利

 

1039出口方式的核心是依托国家认定的市场采购贸易试点(如山东青岛试点地、广东东莞试点地、广东汕头试点地、重庆试点地等),通过在试点区域注册个体工商户、税务登记以及开通外汇收款账户后,通过商户进行出口报关,从而实现出口的货物正规报关、享受增值税免征免退、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等政策红利!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适用条件与税务优势
 
 
  • 主体要求:首先需在试点区域注册个体工商户并完成市场采购贸易系统备案,再指定银行开通外汇收款账户(一般都是建设银行、浙商银行、民生银行)且需具备实地经营场所,外贸出口行为需真实可追溯。

  • 报关限制:单次报关货值不得超过15万美元,商品需要再市场采购贸易正面出口清单以内;

  • 税负测算:个人经营所得税按5%核定征收,应纳税所得额,个税减半征收政策。以年营收500 万元为例,仅需缴纳个人经营所得税约1.975万元,并且取得完税证明;增值税全免。
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潜在限制
 
 
  • 主体局限:仅限个体工商户参与出口报关以及外汇收款以及完税,无法以有限公司身份开展市场采购贸易;

  • 规模瓶颈:商户全年出口以及收款额需要控制再500万人民币以内;享受核定征收;

  • 成本与合规风险: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方式,注册全套+收汇结汇服务费+完税成本,总计不到1%;全部合规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 2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9610/9810 核定征收模式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政策红利!

9610适用于跨境电商零售出口(B2C),企业通过亚马逊、独立站等平台将商品直接售往境外个人消费者,经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注册后,可享受 "增值税无票免税+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" 政策;9810则针对出口至海外仓的零售业务,政策逻辑与9610类似。

 

核心政策与税负优势
 
 
  • 增值税:全免优惠,无需进项发票。

  • 企业所得税:按收入的4%核定利润,叠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后,实际税负可低至0.2%。以年出口额7500万元为例,企业所得税仅需15万元。

实操限制与隐患
 
 
  • 地域与报关要求:企业需注册在综试区内,每笔订单需通过9610/9810代码报关,完成 "订单、物流单" 二单对碰。

  • 税务审批不确定性:各地税务局对 "无票核定" 态度谨慎,部分地区设置严苛审批条件或直接不批。

  • 规模与跨区域风险:年营收过亿的企业若适用核定征收,易被认定为 "故意避税";跨区域注册(如实际经营在深圳却在上海申请核定)可能被判定为 "利润转移",面临补税风险。

  • 政策稳定性:核定征收政策存在不确定性,可能随监管调整而取消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 3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香港公司直采模式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过渡性方案的潜在风险

 

该模式通过香港公司直接向国内供应商采购,依托第三方物流送达海外消费者,试图通过主体隔离降低税务风险。但需注意:

01、货物流瑕疵:

物流链路易出现合规漏洞,难以满足税务机关对交易真实性的核查要求。

02、个人境外收入监管收紧:

2025 年 3 月起,个人境外收入申报趋严,供应商接收第三方支付货款时可能被追问收入性质,最终导致供应商将合规成本转嫁给卖家(如要求对公付款并加税点)。

此模式更适合短期过渡,长期合规性存疑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 4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视同内销交税模式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小规模纳税人的简易合规路径

 

对于订单量小、货值低且未自主报关的企业,可选择 "视同内销" 主动申报收入,按小规模纳税人1%征收率缴纳增值税,实现资金合规回流至对公账户。

适用场景与限制

主体要求:仅限年收入≤50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,且销售回款需通过 PayPal、WF 等第三方工具回流。

核心缺陷:采购无票导致成本无法税前扣除,利润虚高。例如年营收301万元、无票采购200万元的企业,因成本不被认可,需按301万元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75.25万元,较有票采购多缴70余万元。

规模瓶颈:年收入超 500 万元成为一般纳税人后,增值税率升至 13%,该模式不再适用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 5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无票采购的合规本质与长期选择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能否实现 100% 合规?

答案是否定的。无论上述哪种模式,均无法完全消除无票采购带来的合规隐患。随着监管收紧,过渡性方案的生存空间将持续压缩。企业需逐步向 "有票采购+正规报关+出口退税" 转型,虽短期增加成本,但可规避长期风险。

要票与不要票的成本测算

以年销售额1亿元、采购成本5000万元、利润率10%为例:

无票采购:需承担13%增值税(1150.44万元)及企业所得税(100万元),总税负1250.44万元(未含罚款)。

有票采购:支付442.48万元税点后,可享受出口退税 575.22万元,实际税负仅117.26万元,远低于无票模式。

可见,长期来看,有票采购结合出口退税更具成本优势,且能规避税务稽查风险。

 

结语:合规路径的选择与规划

跨境电商无票采购的合规解决需结合企业规模、业务模式及长期战略。我们建议中小卖家可短期采用1039出口模式过渡,但需警惕规模扩张后的政策适配性;中大型企业应尽早布局有票供应链,通过正规报关与出口退税实现全流程合规。

 

广东长诚,作为深耕跨境财税领域的专业机构,我们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定制合规方案,涵盖主体架构设计、税务筹划、风险排查等全环节服务,助力企业在合规前提下实现稳健发展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扫一扫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合规出口方案

广东长诚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,专注于建立外贸出口以及跨境电商财税合规、出口退税、国家市场采购贸易1039一站式服务,美金合规收汇结汇,注册香港公司,开立香港账户、俄罗斯收款服务、核定征收完税,跨境股权设计、供应链与现金流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。创始人团队,拥有10年+财税从业经验,8年以上跨境财税顾问经验,为多家亿级跨境卖家提供顾问服务。同时长诚财务管理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财会实操团队,为企业高质量的服务提供保障。